美國《紐約時報》:梨泰院已經成為一座發人深省的悲傷紀念碑。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紐約時報》11月5日文章,原題:首爾發生嚴重踩踏事件後,一個生機勃勃的「避難所」陷入沉寂。36歲的徐河俊跪在白菊花前,擺上點燃的香煙、熏香和裝滿威士忌的紙杯。他站起來,跪下,鞠躬兩次,為死者進行了韓國傳統的追悼儀式。日復一日,這樣的儀式在梨泰院的臨時悼念場所重復進行,梨泰院是首爾最受歡迎的地區之一。

美國《紐約時報》:梨泰院已經成為一座發人深省的悲傷紀念碑。

以前,年輕韓國人經常到此樂享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夜生活,他們稱之為「梨泰院自由」。過去,韓國年輕人經常來這里享受充滿活力和多樣化的夜生活,他們稱之為「梨泰院自由」。

今天,當150多名年輕人在萬聖節踩踏事件中喪生時,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一個發人深省的悲傷紀念碑。幾天前,播放韓國流行音樂的酒吧現在一片寂靜,門上貼著哀悼的信息和地方政府要求人們不要大聲播放音樂和跳舞的通知。

徐先生說,和許多韓國人一樣,當那晚那麼多年輕人死去的時候,他為自己還活著而感到內疚。他強忍著眼淚說:「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萬聖節。經過三年地獄般的流行,他們應該感到自由。希望香和酒能讓他們的來世之旅更輕鬆。24歲的當地商店經理金喜秀(音)說:「人們還在街上走,汽車還在動,但我聽不到任何噪音。這個地方一片死寂。這不是我認識的梨泰院。」

梨泰院早在首爾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建成,一直被韓國人視為「異類」。幾十年前,駐紮在附近軍事基地的美國士兵會來這里喝酒放鬆,但當地人通常不會。一段時間後,該地區成為外國人的聚集地。梨泰院也成為西方文化流入朝鮮的管道,搖滾音樂、雷鬼音樂、異國美食和外國時尚紛至沓來。

10年前,當美軍開始向首爾以南的巨大基地「漢弗萊營」轉移時,梨泰院不得不進行重建。但在此之前,在20世紀90年代,年輕人開始湧向住在當地舊建築和小巷中的時尚酒吧和餐館。

梨泰院獲得了一個新的名聲:一個逃避因循守舊思想和韓國社會壓力的地方。「當我想到梨泰院時,我想到的詞是自由、開放和多元化。你可以在這里看到外國人,體驗來自其他文化的食物,」25歲的攝影師邊志春說。「當年輕人說‘讓我去梨泰院’時,我們指的是‘玩得開心’。2011年,一首流行歌曲《梨泰院的自由》讚美了這里打破舊習的潮流:「我告訴你,那里是一個新世界。有音樂,就有愛,就有世界。孩子去遊樂園,老人去養老院,孩子去幼兒園,我們卻去梨泰院!」

保守的韓國人一直抱怨梨泰院是有害外國文化的象徵,包括萬聖節活動。2020年,梨泰院受到疫情影響。疾控人員突然搜查酒吧和餐館,並在門上張貼「禁止入內」的告示。由於缺少遊客,商家被迫關門。今年,韓國舉行了防疫以來的首次萬聖節慶祝活動。本來是要舉辦派對的,但是沖進小巷參加派對的人給梨泰院帶來了致命的壓力。

在韓國政府繼續調查這一悲劇的同時,人們不斷來到在利泰源地鐵站1號出口周圍修建的臨時祭壇。市民點燃蠟燭,留下無數手寫的紙條。一位女士為她的朋友寫道:「我希望這是一個漫長的噩夢,我仍然可以從中醒來。」

經常來梨泰院的人還在揣摩這場悲劇的影響,想知道它會如何影響這個地方的形象。「我們怎樣才能從創傷中恢復過來?房地產經紀人吳秀英說,「死了這麼多年輕人。(作者崔相勛(音),丁聰譯)

推薦閱讀

大阪世博吉祥物聯手跳舞 澳洲館舞台High翻天

大阪世博20多個各國吉祥物齊聚澳洲館,隨著澳洲音樂起舞,官方吉祥物Myaku-Myaku驚喜現身,舞台氣氛HIGH翻天。 ...

西南日本離島再度強震 部分居民緊急撤離

鹿兒島縣十島村轄下的悪石島7月3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5.5強震,島上76人均安,但翌日仍有餘震不斷。村公所已派船疏散13名兒童與年長者,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多居民撤離 ...

韓國燒死獨留家中兒童事件頻傳,是否該立法禁止父母讓孩童單獨在家?

韓國近來頻傳父母外出工作時,獨自在家的幼童遭火災奪去生命的不幸事件。這再度引發當地社會對於立法禁止父母讓孩童單獨留在家中的討論。有律師認為相關立法應著重於預防悲 ...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同姓」限制 引發社會辯論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夫妻「同姓」限制,被迫在取得國籍後改姓,引發身分認同困擾。日本長期討論允許夫妻保留各自姓氏的修法提案,但因保守派反對而難以推動。學者指出,增加姓 ...

據OECD數據,韓國成為外國留學生數量成長前十大國家之一

據OECD最新報告,韓國已成為外國留學生數量成長最快的前十大國家之一。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由於相關的支持政策,2018至2022年期間OECD國家的外國學生總數 ...

韓國生育率首季反彈7%,9個月來持續回升

韓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新生兒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7.3%,創下1981年有紀錄以來最大漲幅,生育率也連續9個月回升。結婚人數增加、適齡女性人口較多以 ...

韓國明年最低時薪達成罕見共識 但工會代表離場未簽字

韓國睽違17年再度在勞資協商下敲定明年最低時薪,調升2.9%至每小時10,320韓元。總統府允諾積極落實,但工會抨擊調幅不足,部分代表拒絕簽字。資方考量景氣低迷 ...

特偵組兵分多路搜索韓警局、立委辦公室 調查前第一夫人涉貪案

韓國特偵組分頭搜索警察廳、立法委員辦公室和住處,調查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及干預執政黨提名、前總統尹錫悅也疑似施壓的貪腐指控案。統一教會高層也涉嫌在美賭博 60 億 ...

男子涉嫌街頭架繩害騎士撞傷 警方逮捕

大阪府一名23歲男子涉嫌在市區道路上架設繩索,導致一名20多歲騎士撞傷,警方以殺人未遂及妨礙交通罪名將他逮捕。監視器拍下全程,顯示嫌犯將繩子從停車場解下綁到對向 ...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同姓」限制 引發社會辯論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夫妻「同姓」限制,被迫在取得國籍後改姓,引發身分認同困擾。日本長期討論允許夫妻保留各自姓氏的修法提案,但因保守派反對而難以推動。學者指出,增加姓 ...

前總統尹碩悅缺席聽證會,司法調查持續深入

前韓國總統尹碩悅因涉另一起竄改證據案而被拘留,在此期間缺席了自己的叛亂案聽證會。特別檢察官團隊要求法院採取適當措施,而尹的律師則質疑其缺席的正當性。尹面臨至少2 ...

日本多所大學歸還原住民遺骸 修復尊嚴之路仍漫長

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近期歸還澳洲和夏威夷原住民遺骸。這些遺骸有些是在19世紀透過盜墓等不當手段取得,但日方在面對歸還訴求時回應緩慢。歸還遺骸是修復原住民尊嚴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