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份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了75個基點,這是近30年來最大的一次加息。當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美聯儲將在7月的政策會議上繼續宣布加息50或75個基點。然而,美國債務市場似乎質疑美聯儲繼續加息的能力。
推薦要看:定時定額10年買貝萊德世界科技、安聯收益成長、聯博全球高收益債,會發生什麼事?
本周,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相對於美國國債的利差突破了一個關鍵點,周三美國國債收益率連續第二天下跌。這被視為債市投資者押註美聯儲無法同時做到抑制高通脹和防止經濟陷入衰退這兩個目標,不得不在加息周期開始後不久重啟降息。
投資級企業債利差升破關鍵點位投資級公司債息差升至關鍵點位以上。
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券的利差本周突破了150個基點的關鍵門檻,達到兩年來的最高值。這一利差反映了債券市場投資者持有投資級公司債券所需的額外收益率,與持有更安全的美國國債相比,投資級公司債券的風險更高。分析師和投資者都表示,突破關鍵點的利差可能開始擾亂信貸市場的流動性,這表明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壓力。
CreditSights有限公司全球信貸策略主管Winifred Cisar表示:「盡管美聯儲迄今沒有表現出放緩加息的跡象,但息差的變化正朝著美聯儲可能開始在政策收緊的道路上面臨更大壓力的方向發展。」
「從歷史上看,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息差達到150個基點時,會進一步擴大。」西沙爾表示,「因此,150個基點通常是我們將遭遇更廣泛的信貸市場低迷的信號。」
根據彭博的數據,周二,投資級公司債券的利差上升3個基點,至151個基點,垃圾債券的利差攀升19個基點,至521個基點。杠桿貸款的平均價格跌至93.02美分。最近幾周,大規模拋售導致新的垃圾債券和杠桿貸款幾乎陷入停滯。
塞爾補充說,投資級公司債券的發行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放緩,因為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大多數企業通常傾向於在每年上半年發行債券,並在每年下半年放緩發行計劃。「再加上當前信貸市場的高波動性,這些因素的組合將使整個信貸市場更加低迷,也會影響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計劃。」劍麻說。
根據彭博最近進行的一項非正式調查,受訪分析師和投資者都認為,如果公司債券的風險溢價繼續與美國國債市場脫節,更廣泛的信貸市場甚至可能停滯不前。
由於擔心經濟衰退,美國國債再次受到追捧。
不僅企業債券市場因美聯儲加息而日益低迷,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加劇,美國國債最近也重新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周三,美國國債價格繼續上漲,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下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盤中突破3.10%,日內一度下跌10個基點,今日亞太市場報3.087%。5年期美國債券的名義收益率領跌。截至紐約市隔夜收盤,美國5年期通脹保值國債(TIPS)的盈虧平衡通脹率已下跌逾10個基點,創下年內新低。其他方面,周三,2年期美債收益率報3.049%,最低達到3.0345%;5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9個基點,收於3.149%;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6.2個基點,至3.222%。
根據摩根大通對美國國債客戶的調查,截至6月27日的過去一周,做多美國國債的投資者比例增加了6個百分點,達到17%,達到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做多in 空的投資者比例減少了11個百分點,達到17%。這標誌著客戶的淨持倉自2021年3月以來首次不再為net 空,再次處於平衡狀態。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交易員押註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將迫使美聯儲明年停止大幅加息,甚至再次降息。周三,與2023年美聯儲會議掛鉤的利率互換合約顯示,交易商預計明年12月利率將接近3.11%,比明年3月3.62%的預計峰值下降超過50個基點,即債券市場投資者預計美聯儲明年將降息50個基點。
美聯儲能逃脫「先升後降」的陷阱嗎?
美國國債市場和更廣泛的信貸市場最近的走勢,在分析人士看來,預示著美聯儲可能再次陷入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先加息後降息」的模式。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吉姆·里德(Jim Reid)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70年里,在美聯儲的13個加息周期中,最後一次加息和第一次降息之間的間隔通常只有4個月。這代表了歷史上許多時期,即使通脹仍然高企,美聯儲也可能不得不重啟降息。當然,他也表示,此輪加息與歷史情況略有不同,即美聯儲首次加息時的通脹水平很高,這可能會延長加息周期的持續時間,推遲降息重啟。
不過,一些分析師仍然認為,美聯儲目前激進的加息政策背後的經濟衰退風險仍將使美聯儲不得不更快地重啟降息。安聯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El-Erian)最近警告說,市場對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的擔憂很可能是對的。雖然美國的勞力力市場仍然強勁,但消費者信心一直在下降。鑒於商業信心指標不斷下降,人們越來越懷疑私營部門是否有能力為美國經濟提供動力,並度過此輪高通脹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就連鮑威爾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影響的態度,本周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周三歐洲央行的一次活動中,Powell承認美聯儲「不能保證它能軟著陸」。「這個目標越來越難做到,做到的途徑也越來越有限。他說,「盡管如此,這仍然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有辦法做到這個目標。」
埃利安認為,美聯儲將陷入「先緊縮後刺激」的經典陷阱,這一陷阱曾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困擾過許多西方央行。這種陷阱可以簡單描述為:市場不相信他們的政策,他們對自己的政策不堅定。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不得不在低通脹目標和高增長目標之間反復跳躍,最終兩個目標都無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