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市場有很多大瓜。一向標榜穩定的歐美股市,自2020年井噴以來,屢屢成為常態。但比起現在的美國國債拋售,日本國債零成交,都是小弟。
推薦要看:【完整收錄】長期走勢一路向上的「穩基金」三雄:全球股票、全球科技、全球非必須消費
所謂國債(國債;政府貸款),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基於其信用,按照債的一般原則,向社會籌集資金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美國國債由美國政府發行,日本國債由日本政府發行,都是基於美國或日本的國家信用向社會募集資金。另外,美日債務都沒有實際減少,都在借新還舊滾雪球。當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市場給了美國和日本很大的面子,借新還舊的資金鏈運行順暢。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日本國債20多年未見。 新髮行的10年期國債已連續第四天交易失敗,為1999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交易量持續枯竭。直到10月13日,日本10年期國債才做到了5個交易日以來的首次交易。
雖然很精彩,但是可以理解。日元持續貶值,而日本政府債券仍驚人地接近零利率。如果我有閒錢,我得找一個貨幣強,利率高,收益率好的品種。
但現在的問題是,美債也被拋售了。不用說,由於美聯儲利率的提高,美元在票面利率方面的實力足夠高。然而,根據美國銀行引用EPFR數據的研究報告,在截至10月11日的三周內,美國債券基金外流349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日本養老基金、世界各國央行等主要買家似乎集體撤離。
美聯儲的數據更直接。在10月的第一周,全球央行出售了29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在過去的四周內,總拋售金額達到810億美元,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月度拋售規模。
不過這種趨勢似乎還處於發酵期。一個證據是,美聯儲的隔夜逆回購金額屢創新高,目前接近2.4萬億元。這麼多錢不願意進入穩定且利率較高的美債,而是為了保持流動性,就在隔夜逆回購市場。
但一旦美債或日債在金融市場找不到接班人,當然可以由美聯儲和日本央行自己來維持,但美聯儲縮表的計劃、日本經濟的現金流動性、兩國政府的信譽都會受到毀滅性打擊。
至於當前美債和日債信任危機的主要原因,我總結了三點:
1.政策不確定性。對於美聯儲來說,它每天都在呼喊著向40年前的保羅·沃爾克學習,當時保羅將利率提高到了誇張的22%。在這種預期下,誰來接手美國3.25%的債務?
2.債務量的無限擴張,仍然以美國債務為例,從2019年的23萬億增長到現在的31.6萬億,增長了近40%,而同期美國GDP負增長,國債占GDP的比例超過125%。
3.各國央行和養老金都沒錢。英國最近的養老金風波不言而喻,日本作為美債的最大接受國,最近拋售了2300億美元的美債。特別是美元走強,日元貶值尤為嚴重。但由於日本國債負擔沉重,日本無法隨之加息,只能通過拋售美債來阻止貨幣貶值。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國和日本國債市場的風暴即將來臨,背後有大量的國際遊資,但他們並不看好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未來。
現在的金融市場不缺錢,缺的是信用和未來!
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真相,變形變位,開腦洞,運籌帷幄,想對策,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