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認知能力包括感知覺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我們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都需要認知能力的參與,從小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重視的事情。
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喜歡遊戲的天性,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提升認知水平。
遊戲一:鞋子配對
鞋子是我們每天的必須物品,家長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和孩子玩玩同類物品配對,以及教孩子進行配對分類。
首先,媽媽可以有意將鞋櫃里所有的鞋子混放在一起,要根據孩子的認知能力,來決定鞋子的數量。如果孩子認知水平高,可以多放幾雙鞋子,如果孩子認知水平稍差,那就可以少放幾雙鞋子。
媽媽和寶寶可以圍在鞋周圍,然後從中拿出一只鞋子,用遊戲的口吻對寶寶說:「寶寶,請你幫鞋子找朋友,好嗎?」引導寶寶將鞋子一一地配成對。完成配對後,家長可以接著說:「請寶寶將媽媽的鞋子遞給媽媽。」寶寶根據媽媽的指令,從眾多的鞋子中找出媽媽的鞋子並遞給媽媽。同樣,請寶寶找出爸爸和寶寶的鞋子遞給媽媽。
如果寶寶較能幹,媽媽可以增加遊戲的難度。如:找出媽媽夏季穿的鞋子、寶寶冬季穿的鞋子。
大賽爸爸提示:
這個遊戲通過幫助媽媽配對鞋子,能培養寶寶觀察事物和分辨事物的能力,同時,寶寶根據媽媽的指令,能夠學習生活中的分類。
遊戲二:買菜
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是好多媽媽的日常一部分,菜市場,物品豐富,也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好場所。
時不時在家和孩子玩玩買菜,可以讓一家三口的親子時光更溫馨。
將家里有的物品,擺放在客廳,可以分成蔬菜區、水產區、肉蛋區等區。然後爸爸上場,扮演 「售貨員」。
媽媽可以準備一個小籃子,讓寶寶提著,和孩子手牽手一起去菜場。
媽媽可以邊走邊說「上菜場,去買菜,蔬菜魚肉買一籃「。走到「售貨員」面前,寶寶說:「我要買蔬菜」。「售貨員」問:「你要買什麼菜?」媽媽引導寶寶說出具體的蔬菜名稱。
「售貨員」用動作表示將菜放入小籃子中,寶寶用手在「售貨員」的手上拍一下,表示付錢。
寶寶繼續提著菜籃和媽媽手拉手地邊走邊說「上菜場,去買菜,蔬菜魚肉買一籃。」 寶寶說:「我要買魚」。「售貨員」問:「你要買什麼魚?」媽媽要引導寶寶說出魚的名稱。
這個遊戲可以重復進行。
大賽爸爸提示:
日常情景的真實再現,可以幫助孩子建立 「類」的概念。如:蔬菜包含了青菜、菠菜、卷心菜等;魚類包含了帶魚、鯽魚、鯉魚等;肉類包括羊肉、雞肉、豬肉等。
日常生活中,媽媽要幫助孩子多多豐富這方面的知識,每次帶孩子去市場,家長可以多給說說菜的名稱,如果種類繁多,可不要一次性全告訴孩子,可以先教會孩子一兩種就行。
大賽爸爸說
幼兒的生活就是遊戲,孩子的身心發展需要遊戲,遊戲又使各種需要得到了滿足,需要的滿足又帶來了快樂,家長們一定要多和孩子玩遊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