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庇民糕餅躍昇國慶宴會 傳遞平安祝福贈友邦

護國庇民糕餅躍昇國慶宴會 傳遞平安祝福贈友邦

光輝十月,適逢國慶佳節,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於日前於日本大倉九點舉行慶祝中華民國(台灣)111年國慶晚會,主題為「百年友好,命運與共」,宴請上千位嘉賓。表彰臺日情誼,特選臺中糕餅業者阿聰師的糕餅主意所創作的「護國庇民平安餅」作?祝福之意,贈送給日本國會議員及政商領袖。

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展現台日友好之情,贈禮寓意代表在過去疫情期間,臺灣人對日本的祝福,以及多年來日本對臺灣的援助,感念互相扶持的情誼度過難關。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選擇「護國庇民平安餅」,寓意在於糕餅造型,鎮瀾宮正殿大門匾額,匾額上題字「護國庇民」代表臺灣對於國泰民安、生活安定的祈願。本次為了贈予日本政要、嘉賓,特別設計全新款禮盒,以梅花與櫻花圖騰,代表台日友好情誼與交疊攜手的寓意,象徵兩國人民牽手交流,花開美好更代表兩台日對未來光景的期許。

阿聰師的糕餅主意創辦人吳聰朝表示,這次護國庇民平安餅能夠獲選國慶代表伴手禮,感到相當欣慰,兩年前創作的小芋仔以芋頭原生造型,成為日本指定國慶伴手禮盒。這次推出最新創作「護國庇民平安餅」作為伴手禮,感到與有榮焉,也希望用自己的糕餅傳遞平安祝福,不僅贈與友邦,也昇華國際間的和諧情感。並以小卡撰寫平安餅故事與祝福話語,業者的小巧思增進受贈者的幸福感。

阿聰師說,平安餅以臺灣大肚山的地瓜作?材料,象徵臺灣質樸的精神,金黃色的外觀更能展現優雅一面。近年來,因為國際疫情攪局,阿聰師曾發願贈送平安餅給友邦感謝日本捐助疫苗,開啟糕餅交誼契機。並且透過對未來的期待與希望,贈送台灣的祝福給日本政要,開創以糕餅交流新的里程碑。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

推薦閱讀

國際信評:韓國經濟成長疲軟 恐影響主權信用評等

根據外媒報導,標準普爾全球評級高級分析師金恩譚指出,韓國經濟成長持續疲軟,各機構預估今年GDP成長率僅0.8%,再加上全球貿易制度變革衝擊,都可能影響韓國的主權 ...

韓國發消費券僅限小商家使用 大型零售業怨「不公平」

韓國政府日前決定發放總額達23.1兆韓元的消費券,但限制只能在小型商家及傳統市集使用,引發大型零售業者不滿,便利商店等也處於模糊地帶。一些業者認為,政策忽略了現 ...

中國戰機東海逼近日自衛隊偵察機 日方表達嚴正關切

中國戰機近日兩度在東海逼近日本自衛隊偵察機,最近距離僅70公尺,日方對此表達嚴重關切。中日關係緊張之際,東海和台海局勢更形敏感。 ...

Four major banking groups post record Q1 earnings

韓國四大銀行集團第一季度創下近 5 兆韓元的歷史新高獲利,儘管整體經濟成長放緩、利率下滑,仍憑藉企業貸款、降低資金成本等優化資產負債管理,以及市場回溫帶動的證券 ...

前總統尹碩悅缺席聽證會,司法調查持續深入

前韓國總統尹碩悅因涉另一起竄改證據案而被拘留,在此期間缺席了自己的叛亂案聽證會。特別檢察官團隊要求法院採取適當措施,而尹的律師則質疑其缺席的正當性。尹面臨至少2 ...

廣島市長:川普對原爆實情的認知有落差

美國總統川普將美軍近期攻擊伊朗核設施,類比為二戰轟炸廣島、長崎,引發廣島市長不滿。松井一實市長表示川普對原爆實情認知有落差,將邀請他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聆聽倖存 ...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涉嫌妨礙司法調查 再遭聲請逮捕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涉嫌在去年12月宣布戒嚴令後,多次妨礙相關調查。特別檢察官趙恩淑的調查報告揭露,尹錫悅曾指示總統警衛隊「秀槍」嚇阻警方拘捕,並多次下令干預軍方指 ...

韓國醫學生結束17個月長期罷課 實習醫師仍有疑慮暫未返崗

韓國醫學生經歷17個月罷課抗議,上週六宣布全面無條件復課,象徵與政府對峙可能終結。但復學之路仍面臨學業彈性與公平兼顧的難題。實習醫師則因疑慮仍未返回崗位,全面復 ...

Four major banking groups post record Q1 earnings

韓國四大銀行集團第一季度創下近 5 兆韓元的歷史新高獲利,儘管整體經濟成長放緩、利率下滑,仍憑藉企業貸款、降低資金成本等優化資產負債管理,以及市場回溫帶動的證券 ...

Hybe 年內將在印度設點,將韓國成功模式複製到亞洲

韓國娛樂公司 Hybe 將在今年於印度設立分公司,這是繼美、日、拉美和中國後的第五個海外據點。Hybe 力圖將韓式偶像產業輸出到全球,但此舉在業界引發爭議,有人 ...

日相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民眾反對現金發放

日本民意調查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反對向全體國民發放2萬日圓現金。小泉農相對抗高米價措施獲逾半數支持,但影響力似乎有限。內閣不支持率仍逾60%, ...

日本如何平衡減碳與穩定電力供應引發討論

日本在參議院選舉中,各政黨對如何在減碳與穩定電力供應之間取得平衡看法分歧,核電、再生能源等議題引發討論,能源轉型所需成本及公眾負擔也成為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