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回顧:
第一個:一本新的《耐心資本》的翻譯書上市了
Part 2:長期投資這麼難,為什麼還要堅持做?|螺絲帶你學習
為什麼要做長期投資?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為什麼要做長期投資。
推薦要看:【買南非幣月配息基金必讀!】為何我的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月收類股南非幣避險),一出手就有7%的損失?
長期投資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長期投資還是值得做的。
一方面,時間拉長後,可以平滑市場的波動,收益會越來越穩定。
另一方面,世界上很多項目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才能發展。
誰在做長期投資?
也有一些投資者願意做長期投資。
比如一些天生適合長期投資的機構和個人。
這些機構和個人是誰?
有四個主要類別。
▼大學捐贈基金
很多國外的名校,比如耶魯、哈佛,都是私立學校,和國內有很大不同。
這些私立學校需要自己解決學院發展費用的問題。
他們有很多知名校友,會回來給高校捐款,換取後人的錄取或者其他機會。
此外,一些高校在早期也擁有大量的土地和其他學校財產。
比如史丹佛大學,擁有的土地比澳門多30%,而且地處矽谷,每一寸土地都彌足珍貴。這些屬性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這些高校希望能永遠持續經營下去,資金是長期的。
▼養老基金
每個上班族都在交養老金,退休後可以用。
養老基金每年從很多人那里領取養老金,也需要給很多退休的人支付養老金,用於他們的退休。
但是錢不會花。養老基金手里總是有很多錢,需要通過投資來增加,以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
同樣,還有保險公司。
▼國家主權基金
如果把國家看成一個公司,很多國家可以通過貿易等方式盈利。
這些利潤是巨大的,也需要做長期投資,做好資產管理。
比如新加坡的淡馬錫。
▼有錢人家
個人投資者中,部分家族積累了巨額財富,同樣需要長期投資。
比如巴菲特,就非常擅長投資。
有些家族,並非所有成員都擅長投資,他們會設立專門的家族辦公室來負責這些資金的投資。
比如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
這些機構和個人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和邏輯。
但是,大多數機構最終還是走上了資產配置的道路。
資產配置是如何演變的?
國王學院的早期資產
這要從一個著名的經濟學家說起:凱恩斯。
凱恩斯是著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也是早期的職業投資者。
從1921年到1946年,他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制定並實施了投資策略。
劍橋大學位於倫敦劍橋。
始建於1209年,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劍橋大學的模式和我們現在熟悉的國內大學的模式不一樣。劍橋大學實行學院制。
起初,劍橋大學有十幾個學院。後來隨著擴招,現在大概有31個學院。
比較有名的,比如國王學院等。
每個學院,其實類似於一個獨立的學校,有自己的財權和管理權,學生的學費也交給學院。
劍橋大學不會隨便干預學院內部管理。每個學院內部的規則甚至差別很大。
國王學院是劍橋大學最早的學院之一,創建於1441年。
由於成立較早,國王學院歷年來自有資產,主要是英國的農業用地。
事實上,在封建社會,購買農田,經營農場,成為地主是一種很好的資產配置方式。
只要不發生自然災害,大多數時候,農場都會有穩定的收入。
此外,許多早期的農業用地現在已經成為更有價值的工業和辦公用地。
直到現在,土地仍然是歐美很多大學非常重要的資產。
然而,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出現了農業蕭條。
隨著鐵路和航運的普及,英國當地農業受到了美國的衝擊,農田產量下降。
從單一資產到投資組合
凱恩斯意識到,如果把所有的資金都投資在一類資產上,那麼抗風險的能力和收益的穩定性都不會很理想。
凱恩斯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拿一部分國王學院的資金,成立一個可自由支配的投資組合。
這個組合完全由凱恩斯主導,可以自由投資股票。
1922年,股票在凱恩斯投資組合中的比例達到75%,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在50%-70%左右。
凱恩斯喜歡投資小公司的股票和價值股,股息率較高。
後來這種策略就是主動投資中眾所周知的小盤價值風格。
這個想法很先進。
當時巴菲特還沒有出生,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還沒有經歷過1929年的股災,已經轉型了價值投資理論。
凱恩斯已經開始實踐類似的風格。
從1921年到1945年,在凱因斯管理國王學院捐贈基金的25年間,這種可自由支配的投資組合創造了每年約16%的年化收益率,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詹森指數)約為每年7.7%。
考慮到在過去的25年里,我們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英國參戰,能達到這樣的回報率還是很不錯的。
之後,劍橋大學的其他學院如聖約翰學院、三一學院也參照國王學院的做法,開始配置股票資產。
下圖為1919-2013年國王學院捐贈基金的資產配置。
圖:1919-2013年國王學院捐贈基金資產配置
資料來源: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摘要
所以,即使是機構,一開始也習慣於投資一類資產。
如果熟悉農田,投資農田;如果你熟悉債券,投資債券。
凱恩斯將股票資產配置引入大學捐贈基金等長期資本。
這對後來的資產配置策略影響很大。
當然也有反面案例。
一些大學的捐贈基金沒有很好地配置資產,導致長期收益不理想。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銀行螺絲(轉載請獲得我的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
PS:對指數基金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閱讀指數基金投資指南和定投十年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