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買了五六年基金的老市民,我不能說是抄底和逃頂高手,也不是有豐富投資經驗的老手。我只是一個踩過無數坑,吸取過很多教訓,積累過一些經驗的普通投資者。經過這幾年的學習,尤其是2021年以來,我逐漸克服了過去買基金的錯誤,這讓我在買基金時更加從容。
推薦要看: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的持股是什麼?為什麼會暴漲暴跌?
在分享買基金的技巧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買基金的一些常見錯誤。這些錯誤很可能是導致買入基金虧損的重要因素。
1.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買基金?看到別人買基金賺了錢,怕晚了,盲目跟風。
2.頻繁的操作讓你一天不買不賣都難受。
3.逢低買入,沒有任何買入邏輯。
4、跌到支撐位不敢布局,漲到壓力位盲目追高。
5.熱衷新聞,忽略技術方面。比如有些人忽悠大家說「十一長假」軍工肯定漲,「中秋」「春節」白酒肯定漲,等等。
6.我喜歡逆勢而為。比如,當某個行業的趨勢明顯要變壞的時候,一些投資者基於以往的經驗盲目自信:認為這個行業是永恒的上帝,繼續選擇投資和買入。
我也犯了很多這樣的錯誤。後來經過學習,我也慢慢克服了這些錯誤。從別人的經驗來看,我覺得買基金做這些功課是很有必要的。
1.了解基金的投資方向。不要覺得這個建議很無聊。畢竟很多人買基金只關注賺錢,很少有人關注基金持有的股票,尤其是那些比較尷尬的股票。
2.學會分析行業板塊。這里不需要學習複雜的炒股知識,比如5日均線,10日均線,Macd金叉,死叉等等。你只需要了解基本的k線圖和量價關係,比如支撐位、壓力位、缺口等。,布局重要支撐位,在壓力位減倉;減量造高,減倉,等等。這些都比較適合市面上的ETF交易。
3.場外資金不宜頻繁操作,但不代表可以隨時買入。尤其是一些行業指數基金,如白酒基金、半導體基金、醫療基金、券商基金、軍工基金等。,因為這些基金跟蹤的是一只行業ETF,所以在買賣時需要嚴格遵循支撐位和壓力位。
4.交易必須由計算機完成。不能靠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
最後總結一下。所有的技術分析和邏輯都是大概率事件。為了保證80%的勝率,合理的做法是在強勢一方和右側交易,避免下跌趨勢和弱勢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