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經濟的弱點
在越南的官方報告中,他們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相比2021年的增速,實際上已經增長了10%以上。經過30多年努力追趕中國,越南似乎取得了一些成就?學習了中國的經驗後,越南人終於感到自豪了嗎?其實遠非如此。去年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都不太好,經濟增速放緩很好說。許多國家的經濟呈現負增長。這一次,越南的數據被理解為吹牛。
反觀我國的經濟增速,那可是實打實的。越南這次公布數據,難保不會有穩定經濟形勢的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我們就要好好的分析一下了!2001年越南在增強開放力度後,也是積極的招商引資。截止到去年,吸引的外資占比,達到了越南總產值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加工製造領域,更是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五的占比。雖然有很多視頻在講越南經濟時,很喜歡將外資在製造業上的占比,說成是在越南經濟上的占比。可實際上,越南的經濟整體上是比較穩定的。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是真實的。越南這次的數據發布不會有穩定經濟形勢的目的。為什麼這麼說?那就要好好分析了!2001年,越南加強對外開放後,也積極招商引資。到去年,吸引的外資占越南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5%,在加工製造業領域,達到55%。雖然很多視頻都在講越南的經濟,但是喜歡把外資在製造業的比重說成是在越南經濟中的比重。事實上,越南的經濟整體上是比較穩定的。
但過高的外資占比,還是給它們留下了一些隱患。首先是,製造業上非常依賴外資的投入,畢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占比。我們要知道,越南之所以能吸引到製造業投資,只是因為他成本低廉的勞力力。再加上,毗鄰著中國市場的地理優勢。並不是越南本身,有市場、技術等不可替代的要素。可以說,越南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搭上了我國發展的東風。其次是這幾年,進入越南的外資還在向其它領域滲透。然而,外資的高比例仍然給他們留下了一些隱患。首先,製造業對外資的依存度非常高,畢竟占50%以上。要知道,越南能吸引製造業投資,僅僅是因為其勞力力成本低廉。加上毗鄰中國市場的地理優勢。不是越南本身,而是有市場、技術等不可替代的要素。可以說,越南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搭上了中國發展的東風。其次,近年來進入越南的外資還在向其他領域滲透。
缺乏內需的越南越南缺乏內需
隨著越南經濟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自然會受到外資的青睞。越南也知道如何依靠外資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畢竟旁邊有現成的模板。如果越南還是學不會,那就沒有發展前景了。外資雖然好,但是問題太多。在越南GDP和人均收入增長的同時,外國對越南的投資開始滲透到房地產和服務業。這促使越南人民的生活成本同步上升。不僅房價開始向我國看齊,大城市的日常消費也在向我國看齊。
除此之外,越南經濟自身也有著很大的缺陷。不同於中國的是,越南本身的市場並不大。就算全面學習了我們的經驗,也有很多學不來的東西。再加上,越南受限於不平衡的收入差距,導致其沒辦法發揮人口優勢。也就間接導致了,越南的製造業在短期內,還不具備產業升級的條件。即使再吹噓自己是未來的世界工廠,也不得不面對現實。況且越南的經濟本身也有很大的缺陷。不像中國,越南自己的市場並不大。即使全面學習經驗,也有很多東西是學不到的。此外,越南受限於不平衡的收入差距,無法充分發揮人口優勢。這間接導致越南製造業短期內不具備產業升級的條件。即使你吹噓自己是世界的未來工廠,你也要面對現實。
在與我國市場進行對比之後,外資也更傾向於打造,面對我國市場的貿易模式。這一點,在越南外資企業的出口額上也有所體現。僅占百分之二十五的投資總額,卻占據了越南百分之七十的對外出口總額。這就使得越南的經濟,拄上了拐杖。他們的製造業,被外資打造成了完全對外的發展模式。可越南的經濟,僅僅是拿了一根拐杖嗎?外資對比中國市場後,更傾向於構建面向中國市場的貿易格局。這也體現在越南外資企業的出口額上。只占總投資的25%,卻占越南出口總額的70%。這使得越南經濟拄著拐杖。他們的製造業已經被外資打造成了完全對外的發展模式。越南的經濟可以只拿一根拐杖嗎?
越南人在全球化中的位置越南人民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要回答越南的問題,首先要看我們國家的發展。從上個世紀開始,中國開始大力發展製造業。盡管打著「以市場換技術」的旗號,許多國家的外國公司還是被引入了汽車行業。不僅國產車的市場變小了,還花了很多錢。可忙了幾十年,還是竹籃打水空,賣了那麼多市場份額,也沒換來什麼像樣的技術。直到電動車市場發展起來,我國汽車工業才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在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前面我們也提到過了,越南就是因為本土市場狹小,才打造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模式。製造業最依靠的是什麼呢?就是市場和原材料啊!連我國的製造業這麼大的體量,都只能依靠彎道超車,才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強勢產業,更何況越南這麼丁點大的地方呢?就算外資全面扶持越南的製造業升級,越南國內沒有市場,它也接不住啊。前面我們提到,正是因為本土市場狹小,越南才創造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模式。製造業最依賴什麼?就是市場和原料!連中國的製造業體量這麼大,都只能靠彎道超車來打造自己的強勢產業,何況越南這麼彈丸之地?即使外資全力支持越南製造業升級,越南沒有市場,也無法滿足。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的製造業其實只是我國的代工廠。隨著勞力密集型產業,逐漸撤離我國,越南開始承接這些企業。但我國的製造業優勢,不是消失了,而是從產業鏈的下遊,轉移到了中遊。簡單理解就是,在現在的產業鏈中,越南開始出人幹活了。而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級、初級產品等,都是我國出口過去的。越南所扮演的,完全是打工仔的角色。往往是辛辛苦苦大半年,利潤的大頭都讓我國和外資賺走了,越南人只能吃一點殘羹冷炙。更有意思的是,越南的製造業其實只是我們國家的一個代工廠。隨著勞力密集型產業逐漸從中國撤出,越南開始承接這些企業。然而,中國的製造業優勢並沒有消失,而是從產業鏈的下遊轉移到了中遊。簡單來說,在目前的產業鏈中,越南已經開始起作用了。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級和初級產品全部由中國出口。越南扮演的是打工仔的角色。往往是辛辛苦苦幹了半年,大部分利潤都是我們國家和外資賺的。越南人只能吃一點剩菜。
所以說,越南製造業的兩條腿都是斷的。他們要代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至少也得是和東盟綁一塊,形成獨屬於東南亞的工業體系,才能有那麼一丁點可能。所以越南製造業兩條腿都斷了。他們要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至少要和東盟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只屬於東南亞的工業體系,這樣才有一點可能。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覺得不錯的觀眾,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