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宏觀經濟最近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於國際形勢的不斷發展,為了對抗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的壓力,越南央行提高了利率以對抗通貨膨脹。
然而,此舉造成了越南本國貨幣的貶值。根據著名投資機構高盛集團的預測,越南在兩個月內已經連續兩次調整利率,未來還有繼續調整利率的可能。
越南從實施「擁抱世界」的經濟政策以來,其本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與世界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度的捆綁,越南當前不得不繼續調整利率,讓本國貨幣進一步貶值。自從越南實行「擁抱世界」的經濟政策以來,其自身的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形勢緊密相連。目前,越南不得不繼續調整利率,並使其貨幣進一步貶值。
從長遠來看,這對於越南保留發展成果,將發展利潤轉化為國家實力是有害的。不過目前越南製造業發展總體還是不錯的。
最近輿論上有一種論調,認為越南高速增長的「經濟神話」即將破滅!
但大夏覺得目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越南經濟還有三份保險,最後一份決定了國際投資者對越南經濟的信心不會明顯動搖。
越南經濟的第一保險是其製造業的基礎。越南以低成本製造商著稱,勞力力成本極具競爭力。其平均人工成本僅為中國每小時2.99美元的一半,而中國的人工成本為每小時6.50美元。這使得越南比其亞洲鄰國更具成本效益。
越南善於學習和吸收周邊國家的發展經驗。越南勞力力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成為了一個獨特的製造業中心。此外,政府為從業人員提供了各種職業教育和培訓課程。
與我國類似,越南的工業發展也是以服裝紡織和機械代工業為基礎。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強勁,在國家經濟增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僅次於中國和歐盟的世界第四大服裝出口國。
越南已發展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美國第二大鞋服供應國,也是亞洲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為西方科技、服裝和運動服裝巨頭生產商品。比如耐克在越南有200家工廠,阿迪達斯在越南有76家工廠,在阿迪達斯全球工廠中,越南排名第二。據統計,耐克和阿迪達斯在越南生產的核心產品比在中國生產的還要多。
比如三星電子在越南有最大的生產基地,位於越南北部,主要生產手機和平板電腦。2022年,三星計劃將其主要的R&D業務轉移到河內以西,使越南成為東南亞最大的R&D中心。
當然,在疫情發生的當下,越南政府的防疫政策相對寬鬆,為了經濟發展,越南政府甚至不顧疫情「帶頭」進行復工。一定程度上,在越南忙於全球大多數國家防疫的同時,越南可以繼續向國際市場釋放製造業產能。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越南市場在「空」時期獲得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訂單。
越南的第二道保險是積極擁抱國際市場,拋去其政府決策略顯輕率不談,僅僅論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的力度和速度,越南的確創造了一個「神話」。越南的第二個保險是積極擁抱國際市場,拋開政府輕率的決策。僅從積極融入國際社會的力度和速度來看,越南確實創造了一個「神話」。
上世紀90年代,越南提出「融入國際經濟」戰略後,政府主動吸引外資,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成效顯著。制鞋、紡織、電子等行業呈現集群發展態勢,外商直接投資也取得一定進展。
越南和我們國家一樣,擁抱世界經濟,吸引資金總量驟增的起點是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越南吸引外資的實際到位資金從2005年的33億美元激增至2008年的115億美元。自2016年以來,越南每年實際收到的外國投資總額在200億美元左右,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是如此。
充足的資金支持讓越南經濟的「神話」有了現實基礎。
越南經濟的第三道,也是最重要的保險,是越南在經驗上積極學習我國,在市場上主動擁抱我國的外資政策,我國與越南之間的經貿聯繫不斷深化。越南經濟的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保險是,越南在經驗上積極向中國學習,在市場上積極擁抱中國的外資政策,中越經貿聯繫日益加深。
在越南,這被稱為「中國+1」戰略。
所謂「中國+1」外資政策,就是越南引進的外資政策,總是比中國的外資政策更優惠,環境條件更優越。因此,從免稅和免費土地到勞力力配置等,總體成本相對較低。,助推越南經濟快速發展。
有的朋友會說,那不是跟我們國家打價格戰爭奪外資嗎?怎麼變成了對我們國家的擁抱?
各位別急,且聽大俠解說。
因為越南「爭奪」的外資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目前,中國正處於製造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大量相對落後的產能正在不斷向越南轉移。顯然,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中國資本在越南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也有朋友擔心越南的市場發展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地位。
英雄們覺得越南不可能影響中國的市場地位,甚至不可能在製造業領域取代中國。最多就是和廣東省的一些低端產業角力。
總體來看,越南的產品結構仍停留在中國90年代的水平,主要以紡織、制鞋、玩具等傳統製造業為主。機械化率比較低,大量原材料和各種機械設備需要進口。低端產業污染嚴重。目前越南以傳統製造業為主,與中國產業互補。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高鐵、核電、汽車等一大批產業和裝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就工業體系而言,中國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大到一顆螺絲釘,小到一枚航天火箭。中國製造業囊括了各種行業,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中國製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質量非常穩定,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最近的珠海航展大家也都看了,從高水平的現代化陸軍合成旅,到打包直接帶走的防空反無人機作戰體系,這些裝備背後是全體系的中國製造在做支撐。最近的珠海航展大家都看了。從高水平的現代陸軍合成旅,到直接打包帶走的反[/k0/]反無人機作戰系統,這些裝備都有國產的整套系統支撐。
尤其是未來中國製造業進入中高端後,中國製造業與越南中低端製造業的合作音樂會上演更加精彩的篇章。
越南目前的經濟基本面不錯,但拜登的基本面有點差。
據印度媒體11月8日報導,印度直接無視美國所謂的「善意提醒」,繼續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石油。
讓歐洲羨慕不到的是,目前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總量已經超過歐盟,印度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但是,西方國家也不能對印度等閒視之。
原因有三。
第一,印度頭上的皇冠太多了,甚至有相當一部分頭銜是西方國家自己給的。在國家制度上,印度與西方國家基本一致;意識形態上,至少表面上,印度和西方國家是一個戰壕里的兄弟;就歷史關係而言,曾經的仆從和殖民地還殘留著一點點恩情。
第二,盡管國內的朋友不怎麼看得上這個國家,但好歹印度是金磚國家之一,同時經濟總量上即便是有水分,也是世界上排的上號的國家。印度的宏觀經濟能力說起來,紙面數據甚至要比英國更加優秀。第二,雖然國內朋友對這個國家評價不高,但至少印度是金磚國家之一,同時即使經濟總量有水分,也是世界排名前幾的國家。就印度的宏觀經濟能力而言,紙面數據甚至優於英國。
第三,是西方國家自己的事業。從戰略上講,西方永遠不會允許印度和俄羅斯站到我們這邊來。從過關的角度來說,西方需要印度做一個中立的第三方。
但問題是,印度目前並不是中立的第三方。印度正在購買俄羅斯石油,並拒絕回應拜登政府的所謂「勸說」甚至威脅。這表明印度在沒有官方背書的情況下,繼續加強與俄羅斯的官方接觸。
應該說,印度確實是個男人,至少它的外交政策是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進行的。就這一點來說,印度甚至比歐盟那些傀儡還要厲害。
目前印度已經清醒過來,看清楚了美國是什麼。
就在拜登政府一直給我們開支票空的時候,美國對印度的經貿投資和其他供應鏈、產業鏈領域都是口惠而實不至。
然而,莫迪以強硬著稱。美國這樣做太多,必然會引起印度的不滿。
同樣,歐盟也對美國蛇鼠的行為不滿。目前,德國和法國對美國的不滿正在迅速增加。舒爾茨訪華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希望訪華。面對兩位歐洲主管人的態度轉變,拜登正在花費全部精力來愚弄法國和德國。
在最近,拜登與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交談之中,拜登就強行扯上了所謂的俄羅斯核威脅、支援烏克蘭的問題,試圖與德國找點「共同話題」、最近,在拜登與德國總理朔爾茨的通話中,拜登強行提起所謂的俄羅斯核威脅和烏克蘭的支持,試圖與德國尋找一些「共同話題」。
但在德國政府的官方聲明中,德國政府並沒有對電話會談做出正面評價,只是輕描淡寫。
德國是「久病之後的良醫」。被美國忽悠了那麼多次,總是清醒過來。
與此同時,中國拿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海關總署11月7日公布,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同比增長9.5%,外貿繼續平穩運行。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4.62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出口19.71萬億元,同比增長13%;進口14.91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2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前10個月,我國機電產品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表現搶眼。
這些「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產品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以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漸行漸遠,盡管存在疫情和世界局勢振蕩的負面影響。
「一帶一路」合作框架有力地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快速復蘇。目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已正式簽署,協定框架下覆蓋約35億人口,GDP總量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中歐將爭取在年內完成中歐投資談判全面協議,拓展在能源、金融、醫療、人工智能、生態保護等新領域的互利合作。使雙邊關係更加穩定和成熟,提升雙邊關係的質量。「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包容性發展戰略,符合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和資源優化整合的需要,有助於做到互利共贏的目標。
這份成績單之中,很大的助益來自我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合作,以及我國在醫療技術和電子商務方面的積極發展。在這份成績單中,很大的幫助來自於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以及中國醫療科技和電子商務的積極發展。
疫情以來,歐美疫情反復,東盟疫情相對緩解,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日益密切。2022年1-4月,東盟是我第一大貿易夥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1.84萬億元,增長7.2%,占我外貿總額的14.6%。其中,對東盟出口1.03萬億元,增長8.7%;自東盟進口8089.9億元,增長5.3%;對東盟貿易順差2234.2億元,增長23.2%。在未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RCEP政策紅利釋放的背景下,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將繼續深化。
疫情發生後,中國積極擴大醫療援助規模,有序開展醫療防疫物資出口,幫助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了全球醫療供應鏈安全,為健康絲綢之路打開了局面,促進了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水平的提高。數字經濟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增長點。疫情催生「雲消費」,跨境電商呈現爆發式經濟增長,「絲路電商」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新管道、新引擎。
從長遠來看,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通道正逐漸成為國際防疫物資運輸的關鍵通道。
2022年1-4月,中歐班列開行列車4813列、46.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和4%,重箱率97.5%,回/發比86%,為有效應對疫情、穩定進出口貿易、保障生產生活有序恢復發揮了積極作用。後疫情時代,中歐班列將繼續為全球抗疫、提振經濟輸送力量,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