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疫情帶來的混亂不絕於耳,但畢竟中國有14億人口,幾千個縣級市,4萬多個鄉鎮,60多萬個行政村,200多萬個自然村,所以疫情下的多樣性是很普遍的。但是,理解不代表合理合法。比如很多村已經開始封村,斷路。
再現了許多地方的封村開路
「封村斷道」二字,是疫情爆發後農村防疫的措施之一。從實施效果看,大大減少了外地進村人數,對疫情防控有積極作用。
但是現在國家疫情防控制定了20條的精準防控措施,禁止了農村這種隨意封路的行為之後,現在多地又開始自發地「封村斷」’了。但現在國家疫情防控制定了20條精準防控措施,禁止了農村這種隨意封路的行為,很多地方開始自發的「封村斷電」。
11月23日,媒體報導多處農村因「土堆」導致道路封閉上了熱搜,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封路主要集中在疫區周邊省市,如報導中河南平頂山、山東臨沂等地的村莊。報導稱,村民沒有接到通知,村里也沒有病例報告,村委會直接封閉了道路。
與此同時,根據網民的反饋,包括甘肅、內蒙古、陜西、遼寧和湖北在內的一些村莊的道路被封鎖。結果,過往車輛穿過農田損壞了村民的莊稼。
該不該封呢?網友怎麼看?我應該密封它嗎?網友怎麼看?
媒體報導後,網友的爭論有兩種。
第一,道路不應該封閉。
有人認為應該全面放開,不管有沒有疫情,都不應該封路。以新加坡為例,說現在的奧米克隆病毒只是感冒,死亡率遠低於流感,不需要防控。
而且國家的防控政策並沒有要求村莊封閉道路,甚至禁止這種影響交通的行為。而且交通運輸部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明確,擅自封村開道是違法的。
因為疫情,很多人面臨失業和收入減少的壓力。有的人已經連續一年處於疫情之下,希望能盡快放下。所以他們對這種沒有疫情就封鎖道路的行為感到不解。他們不僅認為沒有必要,還想追究路人的責任。
第二種、採取封而留路第二,採取封路。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有網友反對,有網友支持,甚至大部分人還是支持的,尤其是基層防控人員和很多農民。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封村修路。其實這里面有很多無奈。首先,農村地區防疫力量有限,是防控的薄弱區域。農村地域開闊、分散,雖然能有效避免病毒感染,但也造成了防控的不確定性。
再加上基層防控人員少,基本就靠幾個村幹部。這不是一個小區的樓房,而是一個從幾千畝到一萬多畝的村莊。其次,沒有人真正知道當前病毒感染的危害是什麼,無論是基層防控人員還是農村居民,但大家都不想生病是真實的,尤其是最近的死亡事件,進一步加深了他們的恐懼。
所以很多人建議封閉小路和支路,只留一條出村進村的主幹道,這樣既可以減少防控人員的工作量,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的傳播。
後語侯鈺
事實上,作為生活在農村的居民,只要不影響農時或離開村莊,採取適當的封路措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現在農村該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在家的有吃有喝有地種。就算封了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也能自給自足,主醫病人照顧也沒多大關係。
而生活在城市,需要外部供給的人,對封閉就反感多了。畢竟有些人一天不出門可能就沒東西吃沒東西喝了。
所以,對於一些農村地區用土堆堵路的情況,沒有必要過度解讀。這只是基層不得已的防控措施。畢竟出了事,你要負責。誰來負責?不是這些草根?而且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有人不報怎麼辦?非自願居家隔離呢?誰願意冒這個險?
人們都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真的臨到自己身上了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而作為村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有孩子沒有打疫苗的,對於這樣土堆封路這樣自我保護的行為並不會覺得不妥,反而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人們都說不關他們的事,但如果真的發生在他們身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作為一個村民,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沒有打疫苗的,他們不會對土堆封路這種自我保護行為感到不合適,反而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至於用土堆封路會不會違法,其實大部分農村的路都是自己村出錢修的。道路屬於村集體所有,這也是一些村收過路費的原因。所以,只要村民同意,其他人真的不能多說什麼。
所以現在最應該做的是保護好自己,而不是給社會和他人添亂,只有大家都自覺了,疫情才能盡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