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廣發劉戈歌》,內部三選一PK,萬人潛力選手一出,行業首選PK信達新能源PK,中歐時代先鋒PK郭芙創新科技,四選一,多一點,簡單來~
風不吹科技,新能源就火了~只有小白知道新能源「火」了,頂才會出現。
推薦要看: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的持股是什麼?為什麼會暴漲暴跌?
所以我個人建議一直問我新能源的同學,這個時候要謹慎。
當然,無論是科技還是新能源,都是未來的好賽道。可以提前布局,然後慢慢加。不要太焦慮…
還記得選基金經理的順口溜嗎?
「科技劉廣法歌苓」,說到科技,難免會想到劉歌苓,所以今天的PK我們就讓劉歌苓先為自己而戰吧。持倉類似於三選一(今天PK的步驟也可以作為你選基的檢查步驟)
一、劉格倫小菜成長PK創新升級PK雙引擎升級
我在《我不是高端廠商》一文中提到過,也和謝志宇有過一次PK會,這里簡單帶一下。
踩著中科風口就能起飛。雖然大風吹不到技術,但是隆基和通威的業績20年也不會太差。
你會發現他的代表基金小盤成長和管理層的創新升級,雙引擎升級都重倉這兩只股票。他們的倉位差不多,前十的倉位比例超過60%。
先看基本信息
小盤成長的優勢非常明顯。成立於2005年,經歷了完整的牛市和熊市。
但潘瀟在17年被劉格凌接手,創新在2020年加入了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只有雙清從成立開始就由劉格凌一個人管理。很難把這個分數加到任何人身上~
再看業績表現
如圖,近一三年的業績回報和預期回報都是高創新升級潛力。
潘瀟劉戈明的期限收益率為207.34%,年化收益率為36.89%,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22位。
創新劉歌玲的期限回報為232.77%,年化回報為40.56%,在同類中排名第14。
雙-宋的期限收益率為291.98%,年化收益率為85.92%,在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
再看宋的復出之作,雙引擎加分。
年化回報
短期創新穩,長期雙引擎強。
回撤
綜合來看,創新回撤最大,漲多跌少,盈虧相同。
雙引擎回撤最小,這是相對的。劉戈的風格是激進的,最大的問題是大撤退。
十大重倉
如圖,職位集中度還是比較高的,可以三選一。
持有人結構
看中潛力,冒一定風險,創新(3)
看中長期效益,想穩,雙引擎(3)
看中業界公認的,小盤畢竟在19年獲得兩項大獎(1)
二、萬業優選PK信達新能源PK中歐時代先鋒PK郭芙創新科技
基本信息
中歐的時代先鋒從15年成立以來就是周應波在管理,也是周應波管理的第一支基金;個人資歷5年,個人總回報313.87%,年化回報31.37%,在管規模332.97億
五年資歷獲得兩次金牛獎,三次明星基金獎,個人榮譽會有所增加。
信達的新能源15年7月成立,現任基金經理馮明遠16年10月接管,接管後可以說「起死回生」,個人資歷4年多,個人總回報229.24%,年化回報32.42%,在管規模203.05億
富國的新科技從16年成立以來就李元博在管理,個人資歷6年多,個人總回報474.95%,年化回報32.33%
趨勢投資者,激進型,偏好配置中小市值、流動性強、高成長的股票。個人表現加點分。
萬家行業雖然05年成立,但是先後經歷過12位基金經歷,目前的基金經理是黃興亮,資歷6年接近7年,管理該基金接近2年。個人總回報238.85%,年化回報20.38%,在管規模276.35億
昨天,我們看了醫藥區。三位女性都學過醫學,而科技賽道的黃則是計算機專業。選股,很難選對時機,注意成長策略。
(1)規模,從1919年第四季度至今,增速最快的是萬人行業首選;最慢的是富國的創新。
(2)業績較好者,萬人行業首選;相對較差的是中歐先鋒和信達新能源。
上次看Alpha和Beta,這次看sharpe(夏普比率),就是每一個風險能帶來的利潤。
近1年回撤對比近一年回撤對比
看階段漲幅和季度漲幅,相對穩定的是中歐。
(3)年化收益,中歐時代和一萬個短期做得好的行業,整體看一萬個行業。
(4)退而求其次創新技術富國最大,李是隊的進攻型球員,具有很高的換人率和靈活性。
對於普通股票型基金,我們看回撤是否控制在30%以內;中歐在周英博接手後的最大跌幅為-17.57%
近1年回撤對比近一年回撤對比
近3年回撤對比近三年回撤對比
(5)前十位
信達前十大持倉占比27.24%,持倉分散,細分行業領先。
專注新能源和TMT,集中度高;專注富媒體、消費電子、化工行業,換手率高;關注中國和歐洲的新能源消費、電子和化工,
中國和歐洲的職位略分散,排名前十的職位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占比46.04%。
(6)支架結構
信達機構持倉比例高,但持續減持;富國也是如此,只是別人規模不斷增長,一萬家機構持有較少,但減持也是存在的。
綜合來看,萬戶潛力爆發,中歐穩紮穩打,富國欣欣向榮,信達比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