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資中,高分紅股票是價值投資者最喜歡的標的。一般來說,高分紅股票是指年分紅比例相對於股價至少在5%甚至8%以上的股票。
對於保險基金和養老基金等投資者來說,高股息股票具有天然的優勢:它們可以使投資者獲得穩定的現金流以及公司資本的回報。即使對於不太看重高分紅帶來的現金流的投資者來說,高分紅本身往往代表的低估值和穩定的公司特徵也是不錯的分紅項目。
但是,選擇高分紅的股票,並不是只看分紅與股價的比例那麼簡單。如果投資這麼簡單,那麼一個Excel電子表格就可以勝任投資。在這里,我們來看看選擇高分紅股票需要注意的要點。
歷史股息連續性
對於股息率的計算,一般來說,證券分析軟件會為投資者提供兩種股息率數據:過去12個月的股息率與股價的比值,以及基於某年財務報表的股息率與股價的比值。
在現代投資工作中,基於便捷的計算機軟件數據,很多投資者看到6%的分紅率就覺得很開心,爭相購買。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計算,上述兩個數據都可能產生誤導。
對於第一次股息率的計算方法,即過去12個月的股息與股價的比值,最有可能出現偏差的是將兩年的累計股息誤認為一年的股息。甚至在很多專業軟件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錯誤。
●比如某公司2020年7月1日2019財年分紅0.5元/股,2021年3月1日2020財年分紅0.5元/股。2022年4月1日,如果這家公司的股價是10元,那麼它過去12個月的股息率就變成了10%。但顯然,這家公司的真實股息率是5%。在這里,過去12個月10%的股息率是一個錯誤的計算。它沒有考慮到兩個會計年度的相應股息日期的錯位。
至於第二種股息率計算方法,即用歷史上某一財年(往往只是過去一年)的股息除以當前股價,主要問題是沒有考慮歷史上的股息是否連續。
比如某公司2018-2020年每年分紅0.1元/股,2021年分紅0.6元/股,那麼對於2022年10元的股價,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應該是6%還是1%?經典的計算方法會告訴我們,這家公司的股息率是6%,看起來很不錯。而當前股價對應的近四年年均分紅的股息率遠低於6%。
支付股息的動機
一般來說,企業高分紅是對股東的回饋,是一件積極的事情。但在某些情況下,公司股利分配的目的是向大股東分配現金。這種高派息股票和價值投資者追求的高派息股票顯然不是一回事。
出於向大股東分配現金的動機而支付的股利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首先,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這樣大股東就能拿到大頭的分紅。其次,公司分紅遠超自身利潤,屬於「向股東分配庫存現金而非經營現金」。最後,公司大股東有股份限售(比如公司剛上市,還沒過限售期),只能通過分紅的方式從上市公司獲得現金。
對於這種高分紅股票,基於同股同權的規則,雖然小股東和公眾投資者也可以和大股東一起獲得分紅現金,但這種分紅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因為它超過了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所以公司的股票並不那麼符合價值投資的選擇標的。
未來可持續性
對於高分紅股票的研究,投資者不僅要關注歷史上的分紅情況,還要研究目前的高分紅在未來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比如有些公司雖然目前分紅很高,過去幾年分紅也不錯,但是這種分紅是建立在過去幾年比較高的行業景氣度或者企業一次性收入的基礎上的。比如煤炭、發電、石油等行業容易出現連續幾年的高景氣。另一種情況是,一些公司可以通過出售土地儲備獲得連續幾年的高收入。這些公司的分紅未來能否持續,要打個問號。
簡單來說,投資者需要尋找高分紅的股票,並不是真的只獲得分紅,而是通過高股息率這樣一個指標來尋找長期高盈利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過去幾年分紅很高,但未來盈利跟不上,無法繼續支付這麼高的分紅,那麼價值投資者自然應該遠離這類股票。
重視分紅不等於只分紅。
一般來說,對於看重股息率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在投資中找到了一種相對可靠的投資方式:看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估值,而不是短期價格的波動。
但是,俗話說「信書不如無書。」查理·孟格曾經說過,「每個人都過於關注那些可以量化的東西,因為他們想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統計技能發揚光大,所以他們忽略了那些雖然無法量化但更重要的東西。就分紅而言,如果投資者只看重股息率,只看重數字分紅,必然會犯盲目的錯誤。
對於重視股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需要明白股息並不是他們投資股票的唯一收入來源。選擇高分紅股票的目的是通過這個相對紮實的指標,找到一個現金流充裕,願意回報股東的好公司、好股票,而不是只盯著每年的分紅比例。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以下兩個比例是投資者需要思考的。
第一個比率是股利支付率,即股利支付與利潤的比率。比如一家公司EPS 1元,分紅0.5元,另一家公司EPS 0.6元,其分紅0.5元,那麼僅從財務數據來看,第一家公司明顯好於第二家,即使每股分紅相同。
第二個比例是股息稅率。在目前的港股通制度下,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個人投資者將被征收較高的股息稅率。但投資者也不要被這個高稅率攪得太亂,以至於「高分紅的港股不值得投資」。
至少有兩個理由支持「股息稅率不應過多影響投資者判斷」的邏輯。首先,如上所述,投資者投資高分紅股票,不僅僅是為了分紅,而且公司往往不會將所有的收益都以分紅的形式進行分配,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收益都要按較高的股息率納稅。
其次,很多投資港股的投資機構不會被收取這麼高的紅利稅稅率。內地公司帳戶、基金帳戶等。通過港股通投資高分紅股票,收取的稅率與個人投資者不同。海外投資者投資港股也將面臨較低的稅率。
這意味著,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會面臨較高的股息稅率,但這一稅率不會妨礙高股息股票的價格發現機制。這樣,雖然股息可能會因為稅率高而減少,但當股價上漲時,即使是稅率較高的個人投資者,還是會賺到應得的。
注意行業和個股的分散性。
最後,高分紅股票的投資者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投資的分散性,包括行業和個股的分散性。
華倫·巴菲特曾經說過,「多元化是對無知者的保護」。很多人把這句話曲解為「投資要集中」,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但實際上,普通投資者相對於巴菲特這樣能加入董事會的投資者來說,基本上是「無知」的。因此,投資組合中一定程度的分散是絕對必要的。
因為高分紅股票並不常見,有時會出現在少數特定行業。這時候投資者一定要忍住重倉某個行業甚至少數公司的衝動,而不是損失一些高股息率帶來的帳面收益,也要保證投資組合在行業和公司上有足夠的分散性。通過「理念中心化,倉位分散化」的做法,在獲取收益的同時,盡力保護自己帳戶的安全。
這些都是投資者在選擇高分紅股票時需要注意的重點。美國沃頓商學院的傑里米·西格爾教授在《長期股市的法寶》一書中,曾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得出「高股息率是長期投資取得好成績的超級重要因素之一」的結論。我們在選擇高分紅股票的時候,只要能夠注意到以上幾點,那麼長期來看一定能夠做到價值的大幅度提升。
(作者是久其清泉科技首席投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