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圈友今天說的是
與裂牙相關的科普內容
最近有個圈友「栗子」發求助說
我爺爺牙齒不好,但他喜歡嚼奇怪的豆子。
》參考資料:陳俊龍牙醫師發明「一鑽植牙」技術:不用先治療牙周病就能植牙
說可以鍛煉牙齒。
但是,我在網上看到我長期吃硬的東西。
可能導致牙齒開裂。
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趕緊跟著圈一探究竟吧。
曾艷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牙科和牙髓學副主任醫師
嚼硬東西其實是個壞習慣。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咀嚼堅硬的東西會對牙齒造成一些不均勻的磨損,從而導致牙壁極薄或齒尖極薄。
其實正常的吃飯過程已經起到了鍛煉的作用。進退權力的使用是有一定範圍的,在正常的權力範圍內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超出範圍,咬硬東西,咬牙會更用力,肌肉會更用力,反而會有不好的效果。
我們更注重有效刷牙,少吃糖,少喝碳酸飲料,少吃硬東西。
如何分辨裂牙的疼痛?
裂齒也叫裂齒。我們能看到的其實是一條裂縫。下去多深,往哪個方向走,走到什麼程度,都是看不見的。
主要發生在最後面的大牙上,這些牙齒上有很多凹坑和裂隙。其實大部分裂牙都和這些坑重合,不太好找。但是隨著它的發展,裂縫可能會變寬。如果我們吃的食物中有色素,也有可能進入縫隙。
隨著裂縫越來越深,到了一定深度,咬東西的時候會特別疼,特別是咬硬東西的時候。
咬纖維狀食物時,咬著沒毛病,一松手就會有反彈痛或冷熱痛。
如果裂牙往下走,繞過牙根,可能會引起腫痛。
裂縫不控制,會越陷越深。最後連牙冠和牙根都裂了,牙也要拔了。
牙齒開裂的原因是什麼?
1.牙齒的發育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裂牙有內因。如果牙齒的發育有缺陷,應力將更容易集中在這些部位。
2.電力問題
施加的力越大,對它的損害就越大。
如果我們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一側咀嚼,說明壓力更大,壓力越大,如果出現裂紋,裂紋加重的過程就會越快。
有些人認為自己嘴巴好,可以咬開啤酒瓶的蓋子,但這樣會對牙齒造成更大的傷害。
裂縫會不會越來越嚴重?
裂牙是不能忽視的,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牙。即使不吃硬的東西,我們的上下牙還是會接觸,會有力量,會繼續發展。
所以如果有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早期發現可以及時控制,但如果牙髓炎甚至達到牙齦以下,並與牙周組織溝通,那麼這顆牙就很可能需要拔掉。
來源:央視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