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由你我做起 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 黃偉哲呼籲制定更多法規輔助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大力推動農村再生,輔導農村社區著重發展社區產業,111年4月19日於立院三讀通過的《食農教育法》農業局更是大力推動食農教育。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推動食農教育多年的各民間團體和專家樂見其成,也呼籲新法上路之後尚需進行諸多調整、修正,未來必須制定更多相關法規支援輔助。農業局為農村社區打造食農教育系列相關課程,並培訓社區民眾成為社區導覽解說員,此外更鼓勵社區推廣農事體驗活動,串聯多個社區推動臺南新型態旅遊。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食農教育法》明定推動方針,將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等六大目標為核心。為此,農業局邀請擁有在地特色產業社區,111年9月17日下午15點至20點於開元路臺南振興公園阿嬤你看市集廊道,舉辦【食農好實在 吼立秋嗨嗨】農村社區市集食農教育推廣活動,當日提供闖關遊戲及抽獎活動,更有社區將體驗活動帶至會場供民眾體驗,更與兜文創共享廊道空間,邀請臺南在地文創攤商盛大舉辦,屆時請臺南市民一同共襄盛舉,發現臺南在地社區獨有的魅力。

市長黃偉哲說,臺南農村社區農遊體驗有一系列的規劃活動,不只是111年9月17日的市集活動,當天除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場次開放民眾現場報名,現場更增設有趣的農村社區體驗活動,邀請駐唱歌手現場表演,主辦單位更準備了闖關及抽獎活動,精選臺南在地特色農特產送給您,體驗臺南的在地文化之美,加深人與土地的連結,食農教育,以培養學習者食農素養為目標,包含知識、技能和態度,強調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實踐於日常飲食生活,以全人教育、終身學習之理念培養學習者帶著走之能力。歡迎民眾關注農業局的官方網站。系列活動可上FB「台南庒腳」查詢,或電洽06-2690493詢問。

推薦閱讀

日本國會再審選擇性夫妻別姓制度 朝野各黨態度分歧

日本國會日前重啟討論讓已婚夫妻選擇冠姓與否的「選擇性別姓制度」,然各黨態度分歧,法案最終未獲通過。由於姓氏關乎個人尊嚴,外界呼籲應在秋季國會達成共識。 ...

日本多所大學歸還原住民遺骸 修復尊嚴之路仍漫長

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近期歸還澳洲和夏威夷原住民遺骸。這些遺骸有些是在19世紀透過盜墓等不當手段取得,但日方在面對歸還訴求時回應緩慢。歸還遺骸是修復原住民尊嚴的關鍵 ...

韓國發消費券僅限小商家使用 大型零售業怨「不公平」

韓國政府日前決定發放總額達23.1兆韓元的消費券,但限制只能在小型商家及傳統市集使用,引發大型零售業者不滿,便利商店等也處於模糊地帶。一些業者認為,政策忽略了現 ...

廣島市長:川普對原爆實情的認知有落差

美國總統川普將美軍近期攻擊伊朗核設施,類比為二戰轟炸廣島、長崎,引發廣島市長不滿。松井一實市長表示川普對原爆實情認知有落差,將邀請他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聆聽倖存 ...

英語測驗作弊、流行不辦婚宴改拍婚紗照 日本社會文化現象引關注

日本近期發生多起英語檢定測驗作弊案件,反映中國獨特社會現象;國際婚姻面臨同姓規定的考驗;南韓風格婚紗照服務因輕鬆隨興而在年輕人間流行。這些現象引發了日本社會的廣 ...

日本政黨須在高齡化社會中解決社會保障危機

日本出生率下降、社會高齡化,政黨須為社會保障體系永續發展做艱難抉擇。養老金、醫保、照護等議題成選舉焦點,考驗各黨勇於改革的決心。 ...

日美貿易談判膠著,日本拒向美國25%關稅讓步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從8月起大幅提高對日本的關稅稅率至25%,日本面臨美方施壓,但拒絕在不合理的高額關稅問題上做出讓步。日本首相石破茂應強調日本為美國經濟做出的巨 ...

Hybe 年內將在印度設點,將韓國成功模式複製到亞洲

韓國娛樂公司 Hybe 將在今年於印度設立分公司,這是繼美、日、拉美和中國後的第五個海外據點。Hybe 力圖將韓式偶像產業輸出到全球,但此舉在業界引發爭議,有人 ...

社論:支持女性參與不該止於日本地方創生

日本政府推動讓女性願意留在、活躍在地方的政策,但若只是將此視為因應少子化的策略,就有悖促進女性社會參與的本意。支持女性的社經參與不該只是地方創生的手段,而是要尊 ...

日本國會再審選擇性夫妻別姓制度 朝野各黨態度分歧

日本國會日前重啟討論讓已婚夫妻選擇冠姓與否的「選擇性別姓制度」,然各黨態度分歧,法案最終未獲通過。由於姓氏關乎個人尊嚴,外界呼籲應在秋季國會達成共識。 ...

日本濱松市酒吧發生命案,兩名女服務生遭男顧客刺死

日本靜岡縣濱松市一間俗稱「女生酒吧」6日凌晨發生命案,41歲男常客持刀刺殺27歲女店長和26歲女服務生,兩人送醫後不治身亡,警方已逮捕兇嫌。 ...

日本多所大學歸還原住民遺骸 修復尊嚴之路仍漫長

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近期歸還澳洲和夏威夷原住民遺骸。這些遺骸有些是在19世紀透過盜墓等不當手段取得,但日方在面對歸還訴求時回應緩慢。歸還遺骸是修復原住民尊嚴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