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已經持續了半年多。對於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這場戰爭沒有贏家,雙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烏克蘭,戰爭爆發在自己的國土上,給自己的人民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和損失。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二戰期間並肩作戰。許多烏克蘭人在反對納粹德國的鬥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還記得俄烏衝突爆發初期,一個烏克蘭老奶奶舉著蘇聯國旗,但被烏克蘭士兵踩在腳下時說的話嗎,老奶奶以一種隱忍的語氣痛斥烏克蘭士兵:還記得一位烏克蘭老奶奶在俄烏衝突之初舉著蘇聯國旗卻被烏克蘭士兵踐踏時說的話嗎?祖母以隱忍的口吻譴責烏克蘭士兵:
「我的父母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來保護這面紅旗,現在你卻踩在上面!」
寥寥數語是戰爭年代的真實寫照,也說明了蘇聯在老一輩烏克蘭人心中的影響力。這兩個地區的人民曾經打著蘇聯的旗號抗擊外敵。誰能想到77年後曾經是一家人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會開戰?
兩個國家走到今天這一步,原因與克里米亞領土糾紛、烏東問題、烏克蘭一心加入北約、自廢武功有關。兩國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與克里米亞領土爭端、烏克蘭問題、烏克蘭一心加入北約、棄武有關。
一.克里米亞問題
克里米亞地區成立於1449年,當時被稱為克里米亞汗國,隸屬蒙古金帳汗國。之後克里米亞汗國向奧斯曼土耳其和俄羅斯投降,1783年並入俄羅斯版圖。
蘇聯成立後,克里米亞也加入了蘇聯,並於1921年成立了克里米亞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54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通過公投成為烏克蘭自治共和國。1997年,烏克蘭與俄羅斯簽署了《友好合作條約》,並就黑海艦隊進駐烏克蘭達成協議。同時,俄羅斯承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
所以從歷史和法律的角度來說,克里米亞確實是屬於烏克蘭的,但是換句話說,蘇聯對烏克蘭真的很好,而且極其慷慨。蘇聯時期,烏克蘭是蘇聯大力發展的地區。不僅許多科研機構和軍事單位被安置在烏克蘭,就連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克里米亞也被劃給了烏克蘭。當然,當時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的時候,肯定沒想到蘇聯會解體,兩國會分離。
雖然克里米亞在法律上屬於烏克蘭,但克里亞米的心卻轉向了俄羅斯。21世紀後,烏克蘭政局動蕩,尤其是2005年尤先科成為烏克蘭總統後,他不想再生活在俄羅斯的影響下,所以一直打算向西方靠攏。
烏克蘭政府還打算清除俄羅斯和前蘇聯在其境內的影響,這導致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糟糕關係。
2014年3月,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宣布塞瓦斯托波爾從烏克蘭獨立,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準備加入俄羅斯。與此同時,俄羅斯軍隊進入克里米亞,從而吞並了克里米亞。俄羅斯花費數十億美元修建克里米亞大橋。
克里米亞問題一直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爭論的焦點,直到今天。
二、烏東問題第二,烏東問題
烏東地區主要指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哈爾科夫和盧甘斯克。烏東地區居民語言以俄語為主,歷史上烏東地區與俄羅斯接近。
我們總是在新聞上聽到的頓巴斯地區主要是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
其實烏東的問題性質比較簡單。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了協議,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然而,隨著烏克蘭當局的政權更迭,烏克蘭違背了自己的承諾。
而且蘇聯解體後,美國和西方勢力千方百計干預烏克蘭內政,甚至不惜製造「顏色革命」。
2014年烏克蘭發生多起仇殺俄族居民的惡性事件,成為頓巴斯兩個州揭竿而起的直接原因之一。2014年,烏克蘭發生多起針對俄羅斯居民的惡性仇殺事件,成為頓巴斯兩州崛起的直接原因之一。
現在有一種說法,西方是烏克蘭困局的始作俑者,是烏克蘭東部危機的真正推手。這種觀點不無道理。美國、北約和歐盟關係的激化,對烏克蘭的分裂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3.烏克蘭為什麼要加入北約?
北約是冷戰的產物。隨著冷戰的結束,這個組織本應解體,但今天卻成了美國對外擴張、干涉別國內政的工具。
蘇聯解體後,北約承諾不擴張,卻食言了。至今已連續五次東擴,烏克蘭也要納入其中,相當於推了俄羅斯的額頭,逼俄羅斯反擊。
那麼,烏克蘭為什麼要加入北約?
從烏克蘭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是一個對其構成巨大威脅的國家。先有克里米亞,後有烏東分裂,所以烏克蘭對俄羅斯有很深的仇恨。為了防止俄羅斯欺負自己,烏克蘭想到了加入北約尋求保護。
但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烏克蘭頻頻向北約示好,試圖加入北約,這在地緣政治上是無法容忍的,所以先發制人地介入克里米亞和烏東問題。
無論如何,兩國肯定無法回到蘇聯時代的親密關係。
四、烏克蘭自己不爭氣,甚至放棄尊嚴第四,烏克蘭辜負了期望,甚至放棄了尊嚴。
事實上,烏克蘭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主要原因是它辜負了人們的期望,不僅棄武,而且在關鍵問題上失去了尊嚴。
為什麼說烏克蘭棄武?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龐大的軍事資產,包括78萬現役軍人、6500輛坦克、7150輛裝甲車、1500架飛機、350艘軍艦、1272枚核彈頭和2500枚戰術核武器。
這種軍事力量,別說當年,現在就足以稱霸一個地區。如果這些武裝力量哪怕留下一半或三分之一,就不會有今天的戰爭,烏克蘭也不需要加入北約,它本可以有尊嚴地發展。
自然:烏克蘭礦產資源豐富,陸海交通十分便利,處於十分優越的戰略地位。
農業:烏克蘭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有「歐洲糧倉」的美譽。
可以說烏克蘭獨立後各方面都不差,軟硬件都比同時期大多數國家好很多。
然而,這種獨特的條件並沒有使烏克蘭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獨立後的烏克蘭經濟發展極其落後,因為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在美俄的幫助下,烏克蘭不僅裁撤了大部分軍隊,還銷毀了全部核武器。
烏克蘭裁減軍備本意是為了甩掉包袱發展經濟,但是包袱甩掉了,經濟卻沒發展上來。烏克蘭裁減軍備的初衷是甩掉包袱,發展經濟,但是包袱丟掉了,經濟沒有發展。
烏克蘭的政治家們沒有真正考慮過這個國家。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也研究過俄羅斯休克療法,使烏克蘭物價飛漲,貨幣貶值,也培養了不少寡頭,嚴重破壞了烏克蘭的經濟。特別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一度讓烏克蘭幾近破產。
除了廢除武術,烏克蘭政府還頒布了極其荒謬的法令,被外界詬病,甚至有失尊嚴。
2014年1月,烏克蘭基輔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在親歐派的煽動下,示威演變成了恐怖襲擊。
烏克蘭金鷹部隊奉命鎮壓暴徒。
金鷹部隊是烏克蘭的一支特種部隊,成立於1992年。其成員都是訓練有素的老兵,對烏克蘭極其忠誠。
按理說金雕軍是服從政府鎮壓暴徒的。但新政府通過示威和騷亂上台後,直接把金鷹軍當成了替罪羊。
2014年2月24日,烏克蘭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幕上演了。曾經立功無數的英雄——金雕部隊成員,他們集體下跪,低頭懺悔。毫無疑問,這是軍人的恥辱,更是男人的恥辱。2014年2月24日,上演了烏克蘭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幕。金鷹軍的成員們,立下無數功勛的英雄們,集體跪下,低頭懺悔。毫無疑問,這是軍人的恥辱,也是男人的恥辱。
這段跪地告白被烏克蘭國家電視台播出,每一個參與過鎮壓執法的金鷹隊員都被錄影機拍了下來。
他們看起來很孤獨,眼神透露著絕望。有一段時間,這些英雄被孤立,甚至他們的親屬也受到牽連。可想而知,這樣的實名審判,永遠抬不起這些金鷹球員的頭。
金鷹特種部隊的長官維克托·丹尼斯沃這樣描述他們的經歷:
「我們中的許多人犧牲了健康和生命來保護人民,但他們像垃圾一樣離開了我們……」
僅僅過了三天,新上任的內政部長阿瓦科夫就宣布解散金鷹軍,這支有著22年悠久歷史的英雄隊伍終於落到了我們自己人的手里。
更可怕的是,金鷹球員的功勛全部被沒收,一些親歐官員還展開了所謂的「證據搜查」。這一刻,金鷹軍的成員們徹底意識到,這個國家已經不是自己的祖國了。
這就是烏克蘭政客的所作所為,為了權力而攻擊士兵和英雄,只是為了向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展示軍閥。
在國家大亂,人民生命受到暴徒威脅的時候,「金雕軍」作為軍人挺身而出有什麼不好?但親歐政府上台後,大肆打壓。最直接的後果是烏克蘭士兵對這個國家感到失望。
也是從金鷹部隊被迫下跪的那一刻起,烏克蘭就注定了今天的困局,英雄心寒,士兵們又怎麼會願意獻出生命為戰場服務呢?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烏克蘭走到這一步,有歷史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但畢竟是烏克蘭自己不爭氣。它沒有珍惜自己原本的好牌,也沒有在大國博弈中表現出外交智慧。還一味磕頭,不惜出賣「金鷹軍」換取西方認可。在加入北約的過程中,被北約頻繁玩弄,成為制約俄羅斯的棋子。
所以一個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更不要放棄一個主權國家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