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是大部分退休人員唯一的經濟來源,養老金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退休人員生活質量的好壞。因此,無論什麼時候,退休人員們最關心的都是養老金的調整和發放問題。養老金是大多數退休人員的唯一收入來源,養老金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所以,任何時候,退休人員最關心的都是養老金的調整和發放。
時間來到2023年1月底。每年這個時候,退休人員就開始討論今年養老金調整的細節。因為從2005年開始,職工養老金連續18次上漲,退休人員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同時,每年提高養老金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最近,有退休人員表示,2023年調整養老金時,將不再與工齡掛鉤。是真的嗎?
經過十幾年的不斷調整,員工已經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模式。這幾年雖然在小細節上有所調整,但一直都是以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步走的形式在大方向上進行。讓我們逐一分析。
1、定額調整
這是一個陽光的調節方法。同一省份所有退休人員調整金額相同,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響。
2.吊鉤調整
從近幾年各省市的調整方案來看,幾乎都是採取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雙掛鉤的形式。首先,繳費年限這個環節是「長繳多得」最直接的體現,繳費年限越長,漲得越多。其次,養老金水平掛鉤。顧名思義,養老金越高越漲,這也體現了「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3.傾斜調整
傾斜調整有三種:高齡傾斜、轉業幹部傾斜、邊緣地區退休傾斜。其中,高齡傾斜已經成為全國31個省市的標配。這次調整主要體現了對特殊人群的特殊照顧。
2023年養老金調整不再與工齡掛鉤是真的嗎?
根據重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原則,2023年養老金將分三步調整。從以上三步分析,沒有提到「工齡」這個詞。也就是說,養老金調整從來沒有按照工齡調整過。只有在繳費年限與調整掛鉤的情況下,才可以勉強與工齡掛鉤,即當繳費年限剛好等於工齡時,兩者在數據上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工齡不等於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就完全不同於工齡。比如老王工作40年,繳費年限只有30年。繳費年限掛鉤時,只能按照30年計算。
所以網上關於今年養老金不再與工齡掛鉤的討論是不成立的。可能是有人把工齡和繳費年限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也就是說,養老金的調整從來沒有和工齡掛鉤過。即使在工齡和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兩者也只是價值相等,真正聯繫的是繳費年限。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關注全網更多人愛看的社保評論號@社保心。這里有社保,薪水,公積金,養老,醫療保險的最新信息。您的關心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