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超級軍備競賽即將開始。
日本的軍費開支將非常具有侵略性。11月27日,《讀賣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日本政府和執政聯盟已開始討論未來5年將國防預算支出總額提高至4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元)以上的可能性。這一軍費預算一旦落地,增幅將高達45.6%,日本可能成為世界第三大軍費開支國。
除日本外,歐洲國家包括德國、英國、波蘭、瑞典等。也開始了激進的軍備競賽,這無疑給歐美軍火製造商帶來了巨大的賺錢機會。歐美軍火製造巨頭瘋狂擴大產能。受此刺激,歐美軍工巨頭股價紛紛飆升。以德國萊茵金屬股份公司為例。自2022年初以來,萊茵金屬公司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37%,洛克希德公司年內上漲了36%,雷神公司也攀升了12%。
臨近2022年12月,華爾街巨頭們開始展望2023年的投資策略。其中,高盛的最新報告吸引了市場的目光。它指出,2022年衝擊全球股市的熊市可能會持續到明年。要證明股市見底,還是要等三個關鍵的見底信號出現。目前來看,這三個信號出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瘋狂的軍事預算
11月27日,《讀賣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聯盟已開始討論未來5年將國防預算支出總額提高至4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萬億元)以上的可能性。目前日本五年「中期防衛力」的預算支出總額為27.47萬億日元。這意味著,一旦40萬億日元的防衛預算付諸實施,增幅將達到45.6%。
報導稱,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強烈認為,2027財年之前的國防總支出不能「低於40萬億日元」,這將顯示出東京加強國防能力的堅定意向。
其中,日本防衛省提出將5年總支出提高至約48萬億日元(3450.1億美元),但日本財務省認為35萬億日元(2515.7億美元)最為現實。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作為二戰後的戰敗國,每年的國防開支從未超過GDP的1%,這被視為日本和平主義的關鍵指標,也是歷屆日本政府在國防政策上設定的「紅線」。日本現行憲法之所以被稱為「和平憲法」,就在於第九條,該條規定日本「放棄發動戰爭,不保留陸地、海上、[/k0/]」等戰爭力量。
但是這個天花板可能會被打破。如果中期國防為40萬億日元,年均國防支出將達到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72億元),日本可能成為世界第三大軍費支出國。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通過誇大周邊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增加軍事預算。一方面旨在強化日美同盟;另一方面又在不斷用行動挑戰日本和平憲法的邊際。
據悉,增加的防衛費將用於發展自衛隊的進攻作戰能力。岸田文雄曾表示,計劃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納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這將是今後日本防衛能力建設的戰略取向。
今年9月,日本政府完成了創紀錄的國防預算申請。計劃2023財年軍費首次突破6萬億日元,占GDP比重超過1%,5年內增至2%。
據日本媒體報導,此次預算翻倍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採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導彈,以盡快形成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此外,日本非常重視無人機的作戰價值。除了加大引進美制全球鷹無人機和死神無人機,還不斷加大國產無人機的研發。
賺了歐美軍火巨頭
除了日本,歐洲國家也開始了激進的軍備競賽。
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已經設立了1000億歐元的國防基金,並承諾計劃將GDP的2%用於國防。與此同時,德國正在重新制定國防採購規則,旨在加快新的採購。
此外,波蘭計劃在2023年前將國防預算從目前的2.1%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智庫國防國際安全研究所指出,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在向2.5%的目標邁進。瑞典、芬蘭和英國也做出了增加國防預算的類似承諾。
無疑,這給歐美軍火製造商帶來了巨大的賺錢機會。歐美最大的軍火製造商正在瘋狂擴大火箭、坦克和彈藥的產能。
歐洲最大的武器和彈藥製造商之一萊茵金屬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阿明·帕珀格表示,預計2023年將會有新的大合同。該公司將坦克彈藥的年產量增加了一倍,從大約7萬枚增加到14萬枚;迫擊炮彈藥的生產能力增加了一倍;該公司中口徑子彈的潛在年產量從120萬發增加到220萬發,軍用卡車的產能從2500發增加到4000發。
美國軍火巨頭也在瘋狂擴大產能,其中美國大型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甚至已經開始讓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以提高產量。
此外,美國L3Harris公司稱獲得2億美元訂單,向烏克蘭供應設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與雷神公司合作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的產量增加了一倍,海馬火箭和GMLRS導彈的產量增加了60%。
截至目前,五角大樓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170億美元的武器和服務,其中大部分來自現有庫存,並已授予約34億美元的新合同,以補充國內和盟國的庫存。所以未來補充武器庫存的需求很大。
有軍事專家評論稱,全球軍事工業正在經歷冷戰以來罕見的轉型,俄烏衝突、軍備競賽等因素正在持續刺激軍事需求的增長。
這也直接刺激了歐美軍火商的股價飆升。以德國萊茵金屬股份公司為例。自2022年初以來,萊茵金屬公司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37%。
此外,薩博和英國BAE系統公司的股價在年內也分別上漲了30%和44%。
即使美國股市處於熊市,軍工巨頭依然逆勢飆升。今年以來,洛克希德公司股價上漲36%,通用動力公司上漲22%,雷神公司攀升12%。
高盛突然警告
臨近2022年12月,華爾街巨頭開始展望2023年的投資策略,其中高盛的最新報告引起市場關注。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2022年衝擊全球股市的熊市可能會持續到明年。要證明股市見底,還是要等三個關鍵的見底信號出現。目前來看,距離這三個信號有望出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與經濟衰退一致的較低估值;2.經濟增長惡化的勢頭已經到了低谷;3.利率已經見頂。
估值方面,高盛認為,雖然今年以來股票估值大幅下跌,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便宜。目前的問題是,之前的創紀錄低利率使得股市估值處於異常高的位置,目前的估值只是從高位回調而已。
高盛認為,如果後續利率繼續上升,股市估值應該會進一步下降,特別是考慮到美國的估值指數仍然高於長期平均水平,美國市場的市盈率已經回升到17倍。而過去20年的平均值略低於16倍。
就經濟增長的惡化趨勢而言,現在不是抄底的時候。
高盛在報告中寫道,歷史表明,購買股票的最壞時機是經濟增長萎縮、動能惡化的時候,而最好時機是增長疲軟但趨於穩定的時候。
最後,在利率方面,盡管美國市場已經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即將到來的12月FOMC會議上放緩加息步伐,但高盛預計仍將再次加息50個基點,並且極有可能在2023年初繼續加息,這意味著距離利率峰值可能仍有一段距離。
高盛分析師彼特·奧本海默表示,從歷史上看,股市可能會在接近利率和通脹峰值時開始復蘇,但通常會在上次加息前再次走軟(由於增長預期惡化)。
編輯:戰術常數
校對:王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