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來自四線城市的剛需戶型案例,標準的一家三口。屋主經身邊的朋友介紹,在去年疫情解封后找到了設計師。
後疫情時代,在省內經濟相對疲軟的大環境下,設計師側重於用相對低廉的成本做出耐用性,舒適度和幸福感並存的空間。
▲ 平面布局圖
設計策略:
1. 取消客廳陽台並入到客廳,最大程度的滿足客廳區域的的空間尺度。
2. 拆除次臥的牆體,改造成金屬框玻璃門+窗簾。
3. 改變了主臥開門的位置,拉長了兩間臥室之間的距離感。
4. 右移了廁所區域,把原始廁所幹區的位置,給到了餐廳空間。
5. 把原廚房的生活小陽台給到了廁所,自此形成一個相對大尺度的廁所。
客廳
客廳合併了原獨立陽台後,大尺幅落地窗把采光最大程度地引入室內。
餐廳的背後(視線最左側)是一組頂天立地的儲物櫃,旁邊牆體嵌入了一個金屬盒,可以隨手放置鑰匙,手機,小包包等,功能與美學巧妙融合。
▲ 人字鋪
我們選用了兩種寬窄度的磚進行拼接來增加地面的細節感。全房踢腳線亦是採用了20mm的白色極窄實木腳線。
PS:
地磚用原始600*600規格的正方形磚,加工成了120*600和150*600兩種規格的條形磚。
▲ 地毯:青山美宿
區別於傳統客廳沙發面對電視牆的布局手法,圍合式的客廳布局更符合當下青年群體在家聚會和情感交流的需求。
客廳左側的主牆面設置成一組儲物櫃,充分滿足剛需戶型對於收納的需求,懸挑設計方便清潔。突出的旁板設計勇於打破常規,增添細節感。
▲ 無主燈的設計,擴充了空間的視覺感受
客廳減少了吊頂方面的工作,有限的吊頂結構一是為了解決客廳風管機的放置,二是削弱梁體在客餐廳中間進門瞬間直指眼球的不適感。
▲ 落地燈:初上燈飾設計館
牆面整潔有序地分布著的幾何體塊,呼應玄關左側的金屬功能盒和電視牆的長條金屬電視櫃,材質衝突達到小小的構件樂趣。
角落里的高腳落地燈安靜地散發著她的光芒,燈下的絨面沙發更顯柔軟。這一切的軟裝陳設都在素淨的基調下盡顯隨性自由的空間氛圍。
▲ 兒童房望向客廳
電視牆是客廳相對削弱的功能載體,濃鬱的色彩與素雅的軟裝形成鮮明對比。
木制與金屬的交相輝映,棱角分明的金屬體塊與30mm半圓線條的有機融合。比起電視背景牆,我更願意稱之為是客餐廳裝飾畫的小型陳列區。
▲ 書桌:暮秋家具
原陽台區改造成了書房,晴朗的周末午後,伴著被紗簾過濾掉的柔和日光,在這里小憩,閱讀,工作都會是讓人感到放鬆愉悅的生活小確幸。
餐廳
▲ 吊燈:&tradition
緊密聯繫的客餐廳結構,讓生活在其間的人可以更好的互動,增進一家三口的理想情感交流。
藍色的餐桌布,米白色的皮革餐椅,一目了然的色彩和精準把控的細節,兼具家具藝術感與實用性,是空間審美個人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餐廳和兒童房之間採用金屬框玻璃門+窗簾,既保證隱私性,又讓兩個空間緊密聯繫了起來,互相擴充空間的視覺尺度,充當彼此的背景板。
兒童房
▲ 蜂巢簾
在有限的造價前提下,我們運用了兩種不同色階的乳膠漆來進行創意的開展,仿山或者峽谷的寫意圖案讓空間趣味感十足。
蜂巢簾很好的過濾掉了多餘的光線,床頭溫馨的吊燈搭配柔軟的床品,讓孩子在靜謐的環境快速入眠。
主臥
主臥的門被分布在了客廳的另外一邊,縮短主臥和客廳距離的同時,擴大了主臥內部的儲物容量,又能跟次臥保持更獨立的空間感受。
深色的臥室內部和客廳的白淨形成鮮明對比,兩種不同的色系場域,表達著生活里兩種截然不同需求。
柔軟織物帶來的情緒遞進,皮革和實木體現生活的質感,深色的牆漆,金屬構件點綴其間,搭配原木色的地板,營造沉穩大氣的睡眠環境。
一陣清風吹過,白色的紗簾如同少女羞澀的裙擺,無不在傾述時間的緘默。
主牆面設置了頂天立地的大衣櫃,最大程度滿足主臥男女主人的收納之需,突出的立板和內凹的拉手設計亦深刻了細節。
廁所
輕鬆兼規整感是廁所給我們的第一視覺印象,牆磚選用了一款米色的條形磚進行鋪貼,幹區地面採用了不同規格尺度的木紋磚。
乾淨自然的空間傳達出了材料本身的溫度,很好地營造了一個足夠放鬆療愈的空間。
廁所整合了家政區,洗漱、清洗髒衣,一氣呵成,動線更加便利。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萬物並作設計機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需註明,僅用於學習交流,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裝了窗店寶 門窗賣的好。窗店寶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門窗店家線上管理得力助手,如果您有好的建議,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