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大盤早盤震蕩下行,午後三大指數強勢反彈。上證綜指重回3000點上方,創智指數漲逾3.5%。分行業看,計算機、電子、機械、電力設備、新能源領漲超4%,通信、汽車、綜合服務、金融等多數行業上漲;消費者服務和食品飲料略有調整。整體市場正在復蘇。
推薦要看:【總整理】定期定額基金投資是什麼?新手跟老手都如何定期定額?
消息方面,央行公布了數據。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47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企業中長期貸款改善了貸款結構。穩增長政策生效,基建、製造業、社會服務業成為需求主力。此外,ESMI預計2025年全球300 mm半導體晶圓廠產能將創新高,汽車半導體的強勁需求和政策引導將推動行業的高增長。今天市場情緒有所恢復,半導體芯片板塊漲幅居前。IMF對2023年全球GDP的預測將下調0.2%。海外形勢不容樂觀,外需可能繼續承壓。因此,市場更看好內需相關政策。後續走勢還需要關注大會後相關政策的具體部署思路。
諾貝爾基金研究與判斷:
回顧過去,政策持續發力修復內生動能,9月數據回暖,提振市場信心。預計四季度經濟基本面將進一步修復和改善。從全球滯脹到衰退,隨著海外風險因素的持續輸入,中國能否回歸趨勢性增長和增量可持續性成為後續關注的焦點。10月份經濟預期逐漸明朗,在實體需求恢復、資金轉移完成、場外資金入場後,市場有望迎來修復起點。目前可以堅持均衡配置,關注估值切換和拐點行業。
投資趨勢
積極布局估值切換和景氣拐點行業。
1.成長製造領域重點關注之前持續調整、明年將有估值切換空的半導體和軍工行業的白馬龍頭,以及標籤屬性較弱、估值性價比仍然較高的化工新材料。2.醫藥行業重點關注性價比高的傳統中藥,受益於新型醫療基礎設施的醫療設備,以及充分消化估值和政策關注的醫療設備和服務。3.景氣拐點,行業聚焦優質房地產開發商、基建、電力、酒店。另外,在外部科技領域制裁力度加大的環境下,關注芯片、信創新等自主可控領域的配置機會。
現代基礎設施建設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關於以縣域為重要載體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的出台,有利於新舊基礎設施的融合。重視交通、能源、水利等傳統網路基礎設施和5G、新能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本文來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