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晚,在安的一家面館里,來自河南的遊客鄭女士和家人花了58元錢,買了一碗滿滿的大白菜鹵菜。針對此事,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已介入調查。
58元一碗的燴菜58元一碗的鹵菜
27日下午,鄭女士向澎湃新聞記者反映,通過社交平台發布自己的經歷後,遭到部分網友私信侮辱,精神幾近崩潰。涉事面館老板王先生回應稱,店里的韭菜都是按標準配料的,沒有殺顧客。
遊客吐槽58元鹵菜食材少
據鄭女士介紹,1月25日下午,鄭女士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去了華清宮。看完演出,天已經黑了。兩個大人帶著兩個孩子走出景區,看到一家面館的招牌。「當時我想著就在景區旁邊,味道不一定好,就帶著孩子一直往前走。」
鄭女士說,24日一家人在當地的鼓樓、鐘樓玩,吃了涼皮,覺得有點冷,就想吃點熱的,但當天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店家。
之後,鄭女士攔了一輛計程車,回到了景區對面的面館。
「我們到面館的時候已經晚上8點多了。一樓滿了,我們就去二樓。」在二樓,鄭女士一家四口坐在一張臨時搭建的桌子旁。當時鄭女士點了兩份「BiángBiáng面」,一份鹵菜,一份米飯,119元,鹵菜的價格是58元。
當事人付款截圖當事人付款截圖
鄭女士回憶,當晚兩碗面分量不多,但覺得景區旁邊面館很正常,也沒說什麼。但是,燉肉端上桌的時候,感覺「太坑了」。孩子用筷子夾起來,發現只有兩個素丸子,其他都是大白菜,還剩下幾根胡蘿蔔。
「我當時很生氣。我覺得58元的鹵菜不貴,但也不應該只是大白菜和幾根胡蘿蔔吧?」鄭女士說,當時帶著孩子,不想惹事。看到服務生太忙,她沒有給店家提意見。她拍了一段視頻發到社交平台上。
博主稱被網友私信侮辱。
鄭女士說,她很少在社交平台發視頻。這次發布視頻,只是為了講述自己的經歷,表達自己的感受。
然而,視頻發布的第二天,鄭女士就收到了很多人的私信。這些私信很多都是質疑和侮辱。有人指責她旅遊不做攻略,有人說她是噴,甚至有網友惡毒詛咒她的家人。
到1月27日,鄭女士發布的視頻已經吸引了3.5萬個讚。
鄭女士介紹,這是她第一次來安。原因是年前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大唐不夜城、Xi安城牆、華清宮等地方演出的宣傳,感覺很精彩。她想在寒假帶她的孩子去看他們。
1月23日,鄭女士一家四口開車從河南出發,當晚到達安。
「這兩天我們去了Xi安的很多景點,都很值得玩,包括遇到的導遊和陜西人。「鄭女士的愛人馬先生(化名)解釋,兩人與當地群眾沒有衝突,視頻也沒有地域黑的意思,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普通視頻。
1月26日下午,馬先生一家四口開車回到河南老家。
馬先生說,他妻子的性格有點內向。過年的時候一直被罵,很鬱悶。他們沒想到事情會發酵到這種程度。目前他已經不讓她看手機了。
店主抱怨說他沒有殺顧客。
27日下午,涉事店主王先生向新聞記者解釋稱,店內每一棵韭菜都是按照標準製作的,並沒有殺死顧客。
據王先生介紹,其門店一般每天20: 30左右關門。25日晚上,天氣很冷。從華清池看完演出,幾百人去他店里吃飯等車。”店員按照標準給客人上菜.”
第二天一早,一個朋友告訴王先生,他店里的鹵菜被視頻發布在社交平台上。
「我們的菜都是一個一個做的,每個標準都是一樣的。」王先生說,店里鹵菜的食材有七八種,有丸子,也有肉。王先生認為,由於每個顧客的要求不一樣,各地鹵菜的內容也不一樣,所以有些顧客認為菜里面料太少。
燉肉里有多少肉和肉丸?王先生說,這一切都是廚師在管,他並不知情。
「如果你覺得食物量太少或者食物有問題,你可以在那個時候告訴我們。」王先生說,只要顧客覺得菜品有問題,可以當場更換,也可以直接退貨。
據王先生介紹,2020年,他在華清池景區附近開了一家地下店面,後因疫情倒閉。去年7月,他將店鋪搬到一樓的臨街店鋪,但由於疫情持續虧損。直到今年春節,才迎來轉機。
「運營期內,我們會對部分群進行免費治療,目前仍有免費名單登記。」王先生說,他一直在盡力做一些公益,曾經讓遊客免費吃面條,不會出現宰客這種行為。目前,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王先生的店面已經停業。
來源:吉姆新聞